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基本概况 > 少数民族

少数民族

关键词:少数民族 民族风情 旅游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长春市人民政府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
  • 感谢 jys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898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 2008年,全市有46个少数民族,人口25.2 万人,占全市总人口的3.52%。其中,城市少数民族人口13.8万人,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54.7%,农村少数民族人口11.4万人,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45.3%。满族、回族、朝鲜族、蒙古族、锡伯族5个世居少数民族人口24.8万人,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98.4%。其中,满族14.3万人,占57.6%;朝鲜族4.96万人,占19.9%;回族4.37万人,占17.6%;蒙古族1.1万人,占4.5%;锡伯族685人,占0.4%。全市有4个民族乡:双阳区双营子回族乡、九台市胡家回族乡、九台市莽卡满族乡和榆树市延和朝鲜族乡,有43个少数民族聚居村,258个少数民族聚居社,全市有少数民族干部5837人,占全市干部总数的2.75%。有少数民族社团8个,市级朝鲜族群众艺术馆1所,乡级少数民族文化站4所;民族中、小学26所;民族医院1所,民族乡医院4所,少数民族民族聚居村合作医疗点43个。 

     [满族]   全市满族人口为142998人,占少数民族的56.72%。
    满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,世代生息繁衍在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之间。满族有着悠久的历史,先秦的肃慎;隋唐两代的靺鞨;辽宋元明时期的女真都是满族的先人。
    16世纪中叶以后,建州左卫的首领努尔哈赤崛起,完成了女真各部落的统一,于1621年在赫图阿拉建立了大金(史称后金),1625年迁都沈阳。1626年努尔哈赤去丗,皇太极继承汗位。1636年皇太极称帝,定国号大清,定族名为满州。现今简称满族。
    满族是我国第二大少数民族,满族有本民族语言文字,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—通古斯语族满语支。满文是16世纪末参照蒙古文字母创制,后又在借用蒙文字母上加“圈”、加“点”,称为“有圈点的满文”或“新满文”,以区别以前的“无圈点的老满文”。现在,绝大多数满族通用汉语文。
    传统服饰民族特色鲜明,以帽子、旗袍、坎肩、靰鞡为其代表;喜食粮食、酸菜,传统菜肴为“白肉血肠”和各色“火锅”。满族的宗教、音乐舞蹈、婚丧嫁娶风俗丰富多彩。传统的礼俗、祭俗、婚俗、葬俗、居住习俗、育儿习俗,至今还影响着广大地区。绘画、剪纸、歌舞、曲艺、民间故事、民族体育传承久远,至今流行。节日除传统的春节,元宵节外,还有“颁金节”。

    [朝鲜族]   全市朝鲜族人口为49588人,占全市少数民族的19.67%。
    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迁入的跨界民族,已有100多年的历史。朝鲜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,其语系尚未定论。
    朝鲜族的饮食主要以米饭为主食,以汤、酱、咸菜和其他泡菜为副食,具有自己独特的饮食风俗。米饭多为大米饭,也有大米和小米混做的二米饭 ,还有五谷饭等。
    汤是家常便饭必不可少的,素有"宁无菜肴也要有汤"之说,其中最受青睐的是大酱素菜汤。用大豆酿制而成的大酱,是朝鲜族的主要传统食品,用它可熬制酱油,还可以把它加工成辣椒酱。
    用辣椒酱可制成多种可口的咸菜。咸菜是朝鲜族喜爱的佐餐食品,多以桔梗、蕨菜、白菜、 萝卜、黄瓜、芹菜等为原料,洗净后切成段、块、丝,用盐囟上,然后 再拌以芝麻、蒜泥、姜丝、辣椒面等多种调味品,吃起来清脆爽口,咸淡适中,辣呼呼,麻酥酥,别有一番滋味儿。它以原料充足、制作简单 、可伴酒、可下饭、价廉物美等特点而十分走俏,已成为风靡东北、打入关内的风味小吃。泡菜也叫辣白菜,朝鲜语叫"吉木其",是朝鲜族饮食中最具特色的一种。和大酱汤一样,朝鲜族人民顿顿餐餐几乎离不了它。另外,萝卜、辣椒、黄瓜、豆芽等也都可以腌成美味可口的泡菜。
    在节日或招待客人时的特制饮食主要有冷面、打糕、松饼等主食。朝鲜族冷面以它独特的风味闻名中外。这种冷面把荞麦粉、面粉和淀粉等掺和压制成面条,加以牛肉汤或鸡肉汤,然后在面条上放一些胡椒、辣椒、牛肉片、鸡蛋、苹果片、香油等调料。过去,朝鲜族有正月初四中午吃冷面的习惯,说是这一天吃了冷面,就会长命百岁,因而又得名为"长寿面"。打糕是把糯米蒸熟后捶打而成的,食用时切成块,沾上豆面或蜂蜜等,吃起来筋道、味香。因此,朝鲜族历来把打糕当作上等美味,每逢年过节或婚姻佳日及迎待贵宾时,都要做上打糕摆上餐桌。松饼是用蒸熟的米面擀出小面片,然后把小豆、豌豆、芝麻、枣、糖等馅象包饺子一样包制而成,吃起来也别有风味。
    在肉食品中,朝鲜族最喜欢吃牛肉和狗肉。狗肉汤不仅是香辣可口的"诱人汤",而且是滋补身体的"营养汤"。每当贵客来临或喜庆的日子(婚丧不杀狗),朝鲜族都要在家里摆"狗肉宴"。
    朝鲜族服饰:自古以来,朝鲜族便以素服为主要服饰,故有“白衣民族”之美称。不论男女长幼均以白色面料为主制作各式各样的服装。劳动妇女以穿着筒裙为美,年轻妇女则穿着质地华贵、色彩艳丽的长衣裙,幼儿衣裙的袖口处常常配上七彩段、煞是漂亮。女装短衣长裙,叫“则高利”和“契玛”;男装短上衣,外加坎肩,裤腿宽大,外出多穿斜襟以布带打结的长袍,现改穿制服、西裤。朝鲜族妇女浣衣多在溪边。溪边的石头是天然的砧板。到溪边洗衣的妇女,头顶洗衣盆,手拿棒槌,从春到秋不间断,在清澈的溪流边,婆娑的重柳下,棒槌声和谈笑声此起彼伏,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。
    朝鲜族住房:朝鲜族住房十分考究,传统住房多为木制圆房顶,室内2/3为火炕,辟为三、四小间。室内宽敞整洁,餐具摆放整齐,房屋墙体多为粉刷白灰,十分洁白。
    朝鲜族礼节:朝鲜族历来重视礼节,以敬老爱幼为习尚。社会交往中对长辈必用敬语,平辈初次见面,也互致问候。日常生活中,一切以老人为先、晚辈不与长辈同桌而饮,不并肩而行。尊敬师长是朝鲜族的一个传统美德。称教师为先生,视教师为尊贵宾客。
    朝鲜族各种欢庆节日 朝鲜族民间节日有“元旦”(春节)、“上元”(元宵节)、“上已”(农历的3月3日)、“寒食”(清明节)、“燃灯节”(农历4月8日)、“端午”(农历5月5日)、“流头日”(农历6月5日)、“秋夕”(仲秋节)、“重九”(农历9月9日)和“入关”“冬至”等。其中元日、上元、寒食、端午、秋夕为一大节日。朝鲜族过节,除做节日饮食外、还根据特点,组织各种游戏和体育活动,以此取乐。如:除夕,朝鲜族以特有的方式庆贺,亲朋欢聚一起,相互拜年,食用自制的打糕、米酒和“德固”饼汤。春节期间除唱歌跳舞外,还到田间烧火堆,以驱害虫,妇女进行跳板、荡秋千等活动;清明节上坟添土;中秋节除草祭祀,以示对故人的哀思。
    另有三个家庭节日,即抓周、回甲节(六十大寿)、回婚节(结婚六十周年纪念),后两个是喜庆日,子女、亲友、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。朝鲜族自古以来就有尊敬老人的传统,老人在朝鲜族内普遍地受到尊敬和优待,有着很高的家庭和社会地位。他们甚至把八月十五定为"老人节"。借以表达对老人的尊敬之情。朝鲜族一向重视儿童,每年“六 一”节便举行盛大的欢庆活动,举家参加庆贺。朝鲜族平时也十分注重孩子们的培养,不惜花重金聘请家庭教师,开发儿童智力,培养儿童的智力。
    朝鲜族的婚礼很有特色,朝鲜族的婚礼一般分为两个阶段进行,第一段是在新娘家举行,第二段在新郎家举行。分别称之为新郎婚礼和新娘婚礼。新娘婚礼的当天晚上,近亲和邻里要为新娘新郎开庆祝晚会,婚礼达到高潮,大家尽情的唱歌跳舞,一直闹到深夜才结束。
    在重大节日,朝鲜族往往举办各种多姿多彩的游艺活动。在朝鲜族的绚丽的文化遗产中,民俗游艺占据着独特的位置。其种类可达三百种之多,一些活动简便易行,老少皆宜。具有代表性的有荡秋千、跳板、摔跤、拔河等。

    [蒙古族]   全市蒙古族人口为11106人,占少数民族的4.4%。
    蒙古族与中国古代北方东胡、鲜卑、契丹、室韦等族有密切的渊源关系;为唐代“室韦”的一支,《旧唐书》称“蒙兀室韦”。“蒙古”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名称,其首领铁木统一蒙古诸部后,于1206年被推为蒙古大汗,号成吉思汗,建立蒙古贵族政权——蒙古汗国,“蒙古”遂称为族称。
    其服饰、饮食、住行、建筑、婚俗、丧葬、禁忌和礼节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。每逢自治县、民族乡成立纪念日和蒙古族的传统节日,都举办传统的那达慕(娱乐)大会,开展赛马、射箭、叼羊、摔跤等民族体育活动和歌舞表演。

其它民族
· 毛南族 · 撒拉族 · 布朗族 · 羌族
· 仫佬族 · 回族 · 藏族 · 维吾尔族
· 苗族 · 彝族 · 壮族 · 布依族
· 侗族 · 瑶族 · 白族 · 土家族
· 哈尼族 · 哈萨克族 · 傣族 · 黎族
· 傈僳族 · 佤族 · 畲族 · 高山族
· 拉祜族 · 水族 · 东乡族 · 纳西族
· 景颇族 · 柯尔克孜族 · 土族 · 达斡尔族
· 仡佬族 · 锡伯族 · 阿昌族 · 普米族
· 塔吉克族 · 怒族 · 乌孜别克族 · 俄罗斯族
· 鄂温克族 · 德昂族 · 保安族 · 裕固族
· 京族 · 塔塔尔族 · 独龙族 · 鄂伦春族
· 赫哲族 · 门巴族 · 珞巴族 · 基诺族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2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